11月29-30日,由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延安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举行。我院鲁立副教授应邀参会,宣讲论文《从“延安十三年”革命音乐创作看中国式音乐现代化推进之路》。
“延安十三年”(1935-1948)革命音乐创作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第一个确立党的领导,明确革命音乐风格诉求,作品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并存,并形成有效且闭环的传播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群体性成功案例,真正彰显了音乐创作在革命文化建设及宣传工作中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可以说,“延安十三年”的革命音乐创作完成了助力我党革命事业的伟大使命,其蕴含的革命文化生成逻辑对建国后社会主义音乐发展、民族音乐振兴,以及今天的中国式音乐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鲁立副教授的发言引发在场学者的热烈讨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玲教授对延安革命音乐创作推动基于接受美学视角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审美标准设定表示赞同,并认为应延伸至思政教育等系列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强调从受众的角度反思大学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