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国家一级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主办的“甲子鼎新·艺工融合——中国民族乐器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民乐大师进校园·上海国际艺术节音乐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作曲家林舒瑜受邀作主旨报告《古律新声——明代魏氏乐琵琶的音源制作与当代启示》,系统阐述了魏氏乐琵琶的历史音律、声学特征与数字化复原过程,并展示了其自研音源“Pipa1617”。报告提出以AI与声学建模实现“古乐复原”的新路径,为民族乐器改革与数字音乐创作提供了创新范例。

当晚音乐会中,由彭珏非表演的作品《Dream·maerD》(作曲:林舒瑜)惊艳亮相。作品以“Pipa1617”音源为核心,融合实时电子音乐与舞蹈交互系统,舞者的动作通过传感器触发音色与节奏变化,使舞蹈与音乐在瞬息之间融为一体。古琵琶音色与电子声景的交织,营造出梦幻般的声光氛围,成为全场最具科技感与艺术张力的节目。

从学术报告到舞台实践,林舒瑜与彭珏非以“古律新声”贯穿全场,让明代魏氏乐器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传统与未来、身体与声音在舞台上交融共鸣,展现了民族音乐在科技赋能下的无限可能。

